校长所分配的最重要资源,是自己的时间「汪正贵专栏」
汪正贵:北京十一学校分校校长。教育博士,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首批专家,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,合肥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,原安徽省马鞍山二中校长。
问题18:校长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?
管理者最缺乏的是时间,要做到卓有成效,就要学会管理时间。有人说自我管理最重要的是三个东西:
第一是管理自己的时间
第二是管理自己的情绪
第三是管理自己的思维方式
所以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条,就是做好时间管理。
时间是什么?
这是一个古老的追问。时间的本质是人们存在的方式,时间和空间共同构成了人们存在的方式。时间是生命的长度,或者说是生命的度量单位。国外有一句谚语说得好:我们根本无法浪费时间,我们在浪费的其实只是自己的生命。
对于校长来说,时间是一种资源。下属争取校长的资源,最主要的是争取他的时间;校长能分配给下属的资源,最重要的也是时间。比如校长每天听取什么人的工作汇报,其实就是在分配时间资源;下属去校长办公室请示汇报,就是在争取校长的时间资源。
所以校长要用好这样一种管理资源。这种资源是稀缺的、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。
它有很多特征:时间是单向性的,它一去不返;时间是公平性的,皇帝与弃儿的一天同样是24小时;时间的供给没有弹性,无法根据供需来调节,租不到,买不到,借不到;时间完全没有替代品,无法储存,稍纵即逝。
时间是最珍贵的稀有资源,人们却以为用之不竭,往往最不善于管理时间资源。“人都是时间消费者,而大多数人也是时间浪费者。”[1]
当然在工业化时代以来,时间也成为一种管理的工具。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奴役或囚禁人们的一种工具。自从时钟发明以后,我们生活也好,工作也好,都被划分在时间一秒一秒,一分一分的的格子里,我们就在这种格子里面生活,我们是被囚禁在时间的网格之中。
总之,对于校长来说,时间是管理者重要的资源。
时间审计
德鲁克提出管理时间的三个办法,第一是来记录时间,第二是审计时间,第三是统筹安排好时间。
首先是记录时间。德鲁克认为管理者要经常记录自己的时间,以便分析和审计自己的时间。我们可以试着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,做了哪些事,每件事用了多少时间,时间是怎么分配的。
我们可以自己来记,也可以让别人帮助记录。但必须是即时记录,一般每15分钟记录一次,不能事后凭回忆补记。至少记录一周以上的时间。
有人说,我为什么要记录。我反思一下不就可以了吗?反思很重要,但做记录后发现好多地方和自己以为的相差很大。
比如我在2011年曾经做过45天的时间记录。有两处我觉得跟自己原本以为的不一样。我记录45天,共33个工作日,平均下来每天的工作时间只有6.73小时,但是在我自己的认识中我觉得我每天都很忙,每天至少工作8个小时。
再比如我记录的应酬的时间,当时还是八项规定出台以前,各种应酬特别多,包括工作性的应酬,也包括极少的私人应酬,45天中总共花了85个小时,相当于10个白天都是坐在酒桌上的,真是不可思议。所以记录时间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时间消费的真相。
当然记录时间是为了审计时间。我们工作中要审计财务,其实时间也必须要审计。看看我们的时间到底花在什么地方?花在什么人和什么事上面?哪些是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,哪些花在无价值的事情上?
你一周的记录完了,你就可以审计。这一周做的这些事当中,有哪些事根本不必做,如果不做会怎么样?如果没有任何影响,以后就立即取消。
这一周中有哪些事可以让别人代理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,比如开会、出差?我们最大的问题往往是多数时间做了没有太大意义的事,真正需要由校长本人做的事,却没有时间去做。
在这一周中,你的时间主要花在哪些人身上?比如我在审计自己的时间时,发现主要时间花费在中层以上干部的身上,和老师、学生相处的时间相对就比较少。这其实反映了工作中的取向问题。
在这一周中,有没有浪费别人的时间,浪费了别人多少时间?比如冗长的会议,或者开会时无关的部门或人员也必须参会,等等,你可以问问下属。往往下级的时间更多是被上级浪费的。
管理学中的帕金森定律提示了这一点:“当我上级离开后,工作变少了,甚至无事可做了。实际上一直都无事可做,我们一直在互相制造工作。”(诺斯古德•帕金森)
我们审计时间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,如何减少无效或低效的时间消费。列出不做的事比列出打算做的事更重要。
管理时间
记录时间和审计时间,都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时间。时间管理主要侧重于时间的节约、时间的驾驭、时间的分配。时间是校长最稀缺的资源,管理好时间是提高管理效率,使自己变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重要手段。
首先是学会加减乘除。加,就是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做一些不重要的但必须做的事,就可以确保有整块的时间处理一些重要的事。
减,就是化整为零,将一些事情分成小块来做。我2011年报考北师大的教育管理博士,背英文单词都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的。
乘,就是授权。本质上讲,是用别人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工作,可以起到放大的乘数效应,或者是倍数效应。或者是你在做某些工作的同时,你又在做另外一件事,这也是乘数效应。
李希贵校长曾经和我们分享他的时间管理办法,他说当年在山东做教育局长,经常要去市里参加一些和教育无关的会。
如果是上百人的大会,他就带上《人民教育》、《中小学管理》,平时攒着,留着开会的时候来读,即使有电视镜头拍下来也没关系,这是在学习,而且是在读教育的书。
如果是开小会,十几个人的会,又和教育无关的话,他就批阅文件,领导看到了也没关系。这就是乘法效应。
除,就是对有一些事情说no。减少可参加可不参加的应酬,或者某些社会性活动等。
第二,统一筹划时间安排,增强时间的计划性和主动性。我在审计自己45天的时间安排时,发现半数以上的事情是被动的、临时性的。时间是一匹游龙,你不驾驭它,它就会快速游走。驾驭时间的能力往往比勤奋工作更重要。要想驾驭时间就要主动安排时间,增强时间的计划性。
比如每天上午你都可以到各个部门、各个年级去转一圈,服务上门,主动去征询各个部门有没有什么问题?比你坐在办公室等他们来请示汇报更能显示时间的主动性和计划性。比如每周应该安排相对固定的整块时间,来考虑学校发展的大事。
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是靠自己挤出来的。比如避免来客闲聊,一般会主动说明自己很忙;避免下属无关紧要的冗长的事务性汇报,可以站着听,或者站起来倒水等打断他。如果某个时间段不希望被打扰,尽可能将办公室门虚掩,以暗示来者,正在处理重要工作。
校长作为管理者,也是资源分配者,决定谁会得到多少的资源。校长所分配的最重要资源,是校长自己的时间。要警惕下属和部门过多的争夺和瓜分自己的时间。可以相对规定与副职等每周交流工作的频次和时间。
第三,闲暇时间的管理。我们每个人都是24小时一天。八小时工作,这是黄金时间;八小时睡觉,这是白银时间;另外还有八个小时,这是闲暇时间。闲暇时间的管理同样非常重要,有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别,在于闲暇时间的运用。人的成长、发展,甚至他的个人品位,可能就在于这八个小时闲暇时间的安排。
最后,如果说你前面这些方面的时间管理都做好了,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,那就得反思,是不是管理中出问题了。正如德鲁克提到的,比如组织不健全、管理不善、学校组织结构的问题等等,要反思时间问题背后的问题。
比如管理不善,缺乏制度设计。一个组织管理好不好,就看他是为未来做决策,还是在忙于处理过去的问题。
比如人员过多。人浮于事,无事生非,校长用于协调的时间过多。德鲁克认为,管理者如果十分之一的时间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,表明这个组织的人浮于事了。精干的组织里,人的活动空间很大,不会相互冲突,工作时也不用每次都向人说明。
比如会议过多,可能是管理不善和组织结构不健全的表征。
“所谓会议,顾名思义,是靠集会来商议,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。我们开会时就不能工作,工作时就不能开会。谁也不能同时又开会又工作。一个结构设计臻于理想的组织,应该没有任何会议。”[2] ……"会议应该是不得已的例外,不能视为常规。一个人人都能开会的组织,必是一个谁都不能做事的组织。”[3]
会议太多,表明职位设置不当;本来应该由一个部门做的事分散到多个部门;也表明职责混乱,信息传递不畅。这些是时间问题背后的问题,同样值得反思和重视。
参考资料
[1]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>,[美]彼得·德鲁克,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, 第28页
[2]同上,第42页
[3]同上,第43页
推荐阅读: